搜索
>
>
>
孙英:当下需全面正确理解装配式建筑概念和内涵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孙英:当下需全面正确理解装配式建筑概念和内涵

分类:
行业资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10/17 17:34
浏览量
评论:

10月12日,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交流大会上,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孙英认为: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本次大会是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发展方向指明发展路径。我们认为,解决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全面正确理解装配式建筑概念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应该是由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以及装修和设备管线三个体系全面装配而成,而从整个装配式建筑来看,其价值和高质量往往是通过主体结构以外的另两个系统来体现。装配式建筑必须是全装修,但是全装修并不等于装配化装修,全装修解决的是杜绝毛坯房的问题,而装配化装修解决的是装修方式的问题。·

装配化装修是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地面,集成厨房、整体卫生间、管线分离等内容。以卫生间为例,卫生间采用部品化整体卫生间,不仅彻底解决了卫生间漏水等质量顽疾,对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建筑品质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即便在日后拆除,这些卫生间的大部分材料也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的主流方向。

还有就是设备管线的问题,目前我国传统建筑之中设备管线大多都是附着主体建筑之中,管线的维修、更换和改造极为不便。而当前的装配式建筑中,仍然采取在预制构件中预埋或者在预制构件上剔槽的方式附着管线,这不仅没有解决管线维修更换的问题,还经常出现由于管线无法对位连接造成返工影响工期的情况,这样的做法与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初衷是完全相背的。正确的做法是要采用SI的技术体系,也就是建筑的支撑体和填充体完全分离。我们可以通过装配式内隔墙、吊顶、干式地面,使设备管线内装部品等与主体结构完全分离,大幅减少现场的施作业,同时便于管线的维修更换,也避免了维修更换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和破坏。

成功的装配式建筑案例

鲁能领袖城公园世家项目是由我国装配化领域的领军专家刘东卫博士主持设计。项目的总建筑面积是18.83万平米,层数分别为11层和17层。

首先,这个项目的突出特点是主体结构没有采用目前住宅通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而是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从而实现了可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应家庭全周期、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等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适应建筑全生命期内使用性质及功能的变化。

其次,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我们全面实施了三个体系全面装配的方案。第一,主体结构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加叠合楼板、预制楼板、空调板、阳台板、装饰构件等。第二,在围护墙和内隔墙方面,外围护墙采用的装配式ALC轻质墙板、干挂装饰陶板,部分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同时全面实施了装配化的内装,包括架空地面、局部石膏板吊顶、集成厨房、整体卫生间等。第三,设备管线与主体结构也是完全分离,实现了装配式安装。计算下来,整个项目装配率达到了60.4%~61.5%,是非常不错、指标很好的装配式建筑。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降低了结构安全风险,二是结构的增量成本可控,只比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每平米高100~150元左右。实践证明,项目销售的售价比周边同等条件的精装楼盘高出15%,说明住户愿意为这一些增量成本买单。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实施路径的选择就显得十分关键,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成败。

我们要正确理解、全面把握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和内涵,特别要强调三个体系全面装配,才能实现装配式建筑成品的高质量,从而建立起装配式建筑市场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江西省朝晖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赣ICP备1100307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